北京诚和惠达科技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体中文-手机版
  • 网站首页
  • 产品中心
  • 关于我们
  • 新闻资讯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产品资讯
业界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业界动态
业界动态

长假旅行,小心肺栓塞来袭

 2011年09月25日11:21  

编者按:

  关于生活,关于健康,你是否也有话要说?加入进来,与专家、与媒体一起品尝健康的惬意滋味。本栏目每期推出一个健康话题,你可以直接写下600字以内的观点,发邮件告诉我们。

  十一长假,外出旅行又一次被提上了人们的行程计划,飞机、长途大巴或火车等交通工具的乘坐自然也少不了。但你是否知道,当你满怀期待去往目的地时,肺栓塞可能正在悄悄袭来。那么,到底什么是肺栓塞?出现什么症状需要警惕肺栓塞?哪些人容易得肺栓塞呢?本刊特就与之相关的问题采访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主任荆志成教授。

  [认知篇]

  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这些被大众熟知的疾病相比,肺栓塞的认识率相对显得较低。事实上,肺栓塞并不是什么少见的疾病,只是由于肺栓塞起病急,漏诊率高,使得很多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治。其实肺栓塞的发生大多数是因为人体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生脱落,脱落的栓子随血流堵塞在肺动脉及其分支上,造成病人肺循环障碍。在旅行的过程中,因为人们长时间静坐在狭窄而活动受限的空间内,致使双下肢静脉回流减慢、血流淤滞,很容易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旦肺动脉堵塞后,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都会有所升高,导致右心室向肺血管泵血困难,进而出现右心衰、血压下降或休克,甚至猝死。同时,流经肺部的血液也会明显减少,使身体内的代谢废物二氧化碳无法经肺排出体外,而身体极需的氧气不能充分进入肺血管供应全身,从而出现全身缺氧症状。由于肺栓塞起病急骤,病人可有胸痛、咯血和明显的气促等症状,少数患者还会出现晕厥,甚至猝死。但因为大部分病人的症状不典型,甚至平时毫无症状,直至出现肺动脉高压相关症状才到医院就诊,最终延误了治疗时间。因此市民一旦感到有胸闷、气促等症状发生时,就应该警惕肺栓塞。

  虽然肺栓塞的准确发病率至今尚不清楚,但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每年确诊的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约数百万人。美国致死性和非致死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例数每年超过90万,其中有约29.64万例死亡,在致死性病例中,约60%的患者被漏诊,只有7%的患者得到及时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我国目前虽然缺乏肺栓塞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但随着临床医师诊断意识的不断提高,肺栓塞已逐渐成为一种公认的常见心血管疾病。

  [防治篇]

  据资料显示:在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中有50%可能出现肺栓塞,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有40%-70%会发生深静脉血栓。此外,40岁以上、肥胖、高血脂、外伤或手术、长期卧床或制动、恶性肿瘤、心梗及心功能不全病人、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口服避孕药者、患有肾病综合征的儿童、血液病患者以及具有某些遗传因素者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人群。换言之,这些人都是肺栓塞的高发人群,最好能定期接受检查。

  虽然血管肺栓塞是一个致残致死率很高的疾病,但它也是一个可以根治的疾病。患者若在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8%以下。在生活中要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乘飞机、车船长途旅行时要多饮水,一方面可稀释血液黏稠度,另一方面还可借上厕所之机多活动下肢,有条件时还可做些旅行休闲操。在下肢外伤或长期卧床时,要注意按摩下肢,防止血栓形成。孕产妇也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不要久卧床。

  对高危人群,下决心改变生活方式很重要,如戒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方面应注意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饮茶。对于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应注意服药时间不宜超过5年,也可采用间歇服药法,40岁以上则不宜采用药物避孕。对于先天缺乏某些抗凝因子的易栓症患者,可能需要终身口服抗凝剂。

  一旦发现自己可能得了肺栓塞,应尽快去专科医院就诊。急性肺栓塞发病急,需要立即吸氧、止痛、舒张支气管、纠正休克和心力衰竭,尽早予以抗凝及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此外还可采取肺动脉血栓摘除术、腔静脉滤器预防再栓塞等介入治疗。对于慢性肺栓塞,即使症状不明显,也需要尽快就诊,尽可能将血栓去除,使阻塞血管实现血流再灌注,改善肺循环功能,减少血栓对肺血管内皮的损害,从而降低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的发生率。

  [专家名片]

  荆志成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心内科行政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内科学主任医师,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系教授,青年学者联合会会长,教授委员会委员。2010年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2011年度获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世界卫生组织肺高血压专家组核心委员,美国肺高血压协会(PHA)科学领导委员会(SLC)委员,美国胸科医师学院资深会员(FCCP),欧洲心脏病学协会(ESC)肺循环与右心功能工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全国肺血管病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分享到:】  【关闭】
上一篇:单侧下肢肿胀疼痛要小心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会瞬间要人命  下一篇:长时间坐火车要注意 谨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会致命
产品资讯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网站管理

©2014 北京诚和惠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富海中心5号楼907室

联系电话:010-62138215 010-62130115


Powered by  ©2008-2016